在教育的广阔天地里,每一次考试都是通往梦想的一次跨越。而对于那些高考分数未达到心仪院校录取线却又怀揣大学梦的考生来说,预科平行志愿无疑为他们搭建了一座通往梦想的另类桥梁。这到底是一种怎样的机制?它又如何成为考生们心中的“备胎”选项?让我们一同揭开预科平行志愿的神秘面纱。
一、预科平行志愿的定义
预科平行志愿,简而言之,是针对那些高考成绩未达到本科录取分数线,但达到一定预科分数线的考生而设置的一种志愿填报方式。考生可以在预科批次中平行填报多个预科志愿,这些志愿按照“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进行投档录取。预科阶段的学习通常为一年,期间考生需通过考试院的统一考试,成绩合格后,方能进入原报考的第一志愿学校进行专业学习。
二、预科志愿的独特魅力
预科志愿的魅力在于它为考生提供了一个缓冲和准备的机会。一方面,对于那些因几分之差与本科失之交臂的考生来说,预科无疑是一个重拾信心、弥补差距的黄金时期。在预科阶段,考生可以系统地补习高中文化知识,为即将到来的大学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预科志愿的平行填报方式也大大降低了考生的落榜风险。与传统的顺序志愿相比,平行志愿允许考生同时填报多个志愿,增加了被录取的可能性。
三、预科学习的多样化路径
预科的学习路径并非一成不变,它根据院校的具体安排而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有的预科班与本科阶段在同一所学校进行,考生可以在熟悉的环境中顺利完成过渡;而有的预科班则设在另一所学校,考生需要在一个全新的环境中开始预科学习。这种多样化的安排不仅丰富了预科教育的形式,也为考生提供了更多选择的机会。
四、预科平行志愿的填报策略
填报预科平行志愿时,考生需遵循一定的策略以提高被录取的概率。首先,考生应充分了解各院校的预科招生政策、录取标准以及学费情况等信息。其次,考生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兴趣爱好,合理选择预科志愿。在填报时,可以采用“冲稳保”的策略,即选择一部分略高于自己分数的院校作为冲刺对象,选择一部分与自己分数相当的院校作为稳妥选择,再选择一部分低于自己分数的院校作为保底选项。最后,考生还需注意志愿之间的梯度设置,避免出现志愿过高或过低导致落榜的情况。
五、预科志愿的潜在风险与应对
尽管预科平行志愿为考生提供了更多选择的机会,但它也并非万无一失。在填报过程中,考生仍需警惕滑档的风险。滑档通常发生在考生填报的志愿均过高或各志愿之间缺乏合理梯度的情况下。为避免滑档,考生应充分了解各院校的招生情况,合理设置志愿梯度,并留有足够的保底志愿。此外,考生还需注意预科阶段的学习压力和考试要求,确保自己能够顺利通过预科考试并进入本科阶段学习。
六、结语:梦想不灭,希望永存
预科平行志愿作为高考制度中的一项重要补充,为那些怀揣大学梦却一时未能如愿的考生提供了另一条通往梦想的道路。它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志愿填报方式,更是考生们追求梦想、实现自我价值的宝贵机会。在这条道路上,或许会有坎坷与挫折,但只要我们怀揣梦想、坚定信念、勇往直前,就一定能够跨越重重障碍,迎来属于自己的辉煌时刻。让我们携手共进,为梦想而奋斗吧!
高考录取是先录取平行志愿然后再录取预科志愿的吗?
先录取平行志愿,预科志愿就是高中未达到录取分数线,达到预科班分数线,且报名时提出读预科申请的考生,经考试院成招办批准后成为预科生。
按照批次填报,报考第一批本科录取院校本科预科的考生,填写在“第一批本科录取院校预科志愿”栏内;报考第二批本科院校本科预科的考生,填写在“第二批本科预科志愿”栏内;报考第二批本科院校和专科院校专科预科的考生,填写在“专科院校及第二批本科学校专科班预科志愿”栏内。
平行院校志愿的投档
按普通类上线考生成绩从高到低的顺序,由计算机对每个考生所填报的平行院校志愿A、B、C 3个(提前和本科批次)或A、B、C、D、E5个学校(专科批次)依次检索,首先将考生档案投给考生填报的A学校,如成绩未达到该校控线,则投给B学校,如此类推;
只要被检索的3所或5所院校中一经出现符合投档条件的院校,即向该院校投档,档案投出则完成该考生投档过程,投档后由院校决定录取与否。如果经检索未出现符合投档条件的院校,也完成了该考生的投档过程。
预科志愿怎么填?它属于什么类型的?可以填几个志愿?
预科志愿就是高中未达到录取分数线,达到预科班分数线,且报名时提出读预科申请的考生,经考试院成招办批准后成为预科生。
按照批次填报,报考第一批本科录取院校本科预科的考生,填写在“第一批本科录取院校预科志愿”栏内;报考第二批本科院校本科预科的考生,填写在“第二批本科预科志愿”栏内;报考第二批本科院校和专科院校专科预科的考生,填写在“专科院校及第二批本科学校专科班预科志愿”栏内。
扩展资料:
民族预科班招生对象的条件:符合普通高等学校报考条件,热爱家乡,立志为建设家乡作贡献的边疆县、执行边疆政策的县、省人民政府确定的贫困县、少数民族自治县及行署、州人民政府确定的贫困乡的农村户口的少数民族考生或汉族考生。
父(或母)在上述地区乡一级(含乡级)以下的单位工作的城镇户口的少数民族考生和汉族考生均可报考普通高等学校少数民族预科班。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预科志愿
民族预科班志愿填报方法是什么?
平行志愿,一批次可以填3个预科志愿。
少数民族预科班一般有两种选择专业的模式,一种是在读预科班以前就选好专业,在预科结束后直接去这个专业就读。
但是这种方式就要求考生的成绩需要超过该专业的专业录取线减去政策性降分后的分数线。举个例子,比如一所大学今年的录取分数线是510分,这所大学的王牌专业的专业录取分为590,这所学校的预科班降分为70分,那么如果一名考生想要选择这所学校的王牌专业就必须保证自己的高考成绩在520分才行。
扩展资料
一般来说民族类的大学都会有少数民族预科班,比如中央民族大学、中南民族大学、西南民族大学、西北民族大学、北方民族大学、湖北民族大学、西藏民族大学、大连民族大学、贵州民族大学、青海民族大学、广西民族大学等等。
另外在少数民族较多地区的普通大学也会有少数民族预科班,但这些学校是否设置还需要具体看每个学校的招生章程,随便举几个例子:吉首大学、中国海洋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南大学、湖南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中南大学、长安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等。
什么叫平行志愿和顺序志愿
平行志愿是相对于顺序志愿设置和投档录取模式而言的,指同一个录取批次设置的多个院校志愿均为并列志愿,其表述方式一般是按字母顺序排列的多个志愿,如a志愿、b志愿、c志愿、d志愿……录取前填报的平行志愿均为第一志愿。以往,我区普通高校招生录取实行的是顺序志愿投档模式。从去年起,我区实行平行志愿和顺序志愿相结合的投档模式。要了解什么是平行志愿,首先要了解什么是顺序志愿。
什么是顺序志愿
顺序志愿是指在同一个录取批次设置的多个院校志愿有先后顺序,其表述方式为:第一志愿、第二志愿……例如一个第一志愿院校,一个第二志愿院校,计算机投档时将相同院校志愿的考生分别排队,然后根据分数从高到低向对应的院校投档。
例如,理科考生中有200个考生第一志愿填报了北京大学,300个考生填报了清华大学。若北京大学招生计划为30人,系统先把这200人的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排队(如图一),计算机按1:1.2的比例将排在前面的36名考生档案投给北京大学(如图二);若清华大学招生计划为40人,系统把这300人的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排队,计算机按1:1.2的比例将排在前面的48名考生档案投给清华大学(如图二)。
什么是平行志愿
平行志愿模式,是指考生在某批次第一次填报志愿时可以填报多个院校志愿,所填的多个院校志愿之间是平行或者并列关系,投档原则是“分数优先,遵循志愿”。
例如,今年广西本科层次的平行志愿设置四个院校志愿,也就是考生的第一志愿可以填报a、b、c、d四个平行的院校志愿,计算机进行检索时,不分院校而是分文科、理科按考生成绩进行排位(如图三),然后由计算机按排位高低次序依次检索每个考生所填报的志愿,即遵循“分数优先”的原则。当检索到某个考生所填报的志愿时,计算机同时分析判断该考生填报的abcd四个志愿院校的预投放档案数是否已经达到应投档案数上限,判断的结果可分为以下三种,并分别按以下方式处理(如图四):
1.院校志愿中只有一个院校尚未满额,则将考生档案预投放到该院校;
2.考生所填报院校中有多个院校尚未满额,则将考生档案预投放到按abcd顺序排序靠前的那所院校,即对考生来说,所填报的志愿是有顺序的,当符合多所院校的投档条件时,计算机总把档案预投放到最靠前的那个志愿院校,体现“遵循志愿”原则;
3.考生所填报的所有院校的预投放档案数已达到或超过应投档案数,则该考生档案无法投出,只能参加征集志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