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试题)国际贸易试题及解析

在当今全球化的经济浪潮中,国际贸易作为连接各国经济的桥梁,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对于学习经济学、国际贸易及相关专业的学生而言,掌握国际贸易的理论与实践知识是通往职业成功的关键。本文精选几道国际贸易试题及其详细解析,旨在帮助学生深化理解、提升应试能力。

一、国际贸易基础理论考查

国际贸易试题往往从基础理论入手,考察学生对基本概念和原理的掌握程度。例题:简述比较优势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其对国际贸易的影响。解析:比较优势理论由大卫·李嘉图提出,指出即使一国在所有产品的生产上都不具备绝对优势,但只要它能在某些产品的生产上具有相对较高的效率,即具有比较优势,就可通过国际贸易获益。这一理论为自由贸易提供了重要理论支撑,促进了国际贸易的扩大和专业化分工的发展。

二、贸易政策与壁垒分析

理解不同国家的贸易政策及其对市场准入的影响,是国际贸易学习中的另一大重点。例题:分析关税壁垒与非关税壁垒的区别及其对国际贸易的限制作用。解析:关税壁垒是通过征收高额关税来提高进口商品成本,从而限制其市场竞争力的措施;而非关税壁垒则包括配额、许可证制度、技术标准等,它们通过行政手段直接限制进口数量或提高进口难度。两者虽形式不同,但均能达到保护国内市场、促进本国产业发展的目的,同时也对国际贸易构成了不同程度的限制。

三、国际贸易实务操作

掌握国际贸易实务操作流程,包括合同订立、运输方式选择、支付条款设定等,是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关键。例题:在国际贸易中,CIF(Cost, Insurance and Freight)和FOB(Free On Board)两种贸易术语的主要区别是什么?解析:CIF(成本加保险费加运费)是指卖方负责将货物装上船只,支付至目的港的运费和保险费,并承担货物在装运港越过船舷前的所有风险;而FOB(船上交货)则是指卖方在指定的装运港将货物交到买方指定的船上,完成交货,此后的一切费用和风险由买方承担。两者在交货地点、费用划分和风险转移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影响着买卖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四、国际经济形势与贸易趋势

了解当前国际经济形势及贸易趋势,对于预测市场变化、制定贸易策略至关重要。例题:简述近年来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原因及其对国际贸易的影响。解析:近年来,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失业率上升、贸易不平衡等问题加剧,导致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各国纷纷采取提高关税、设置贸易壁垒等措施,以保护本国产业免受外国竞争冲击。然而,这些措施不仅阻碍了国际贸易的自由流动,还可能引发贸易战,进一步损害全球经济复苏。因此,加强国际合作、推动贸易自由化仍是解决当前贸易问题的关键。

结语

通过对上述国际贸易试题及解析的探讨,我们不难发现,国际贸易是一个涉及广泛、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领域。它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还要具备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实际操作能力。在未来的学习和职业生涯中,希望每位同学都能以本次试题解析为契机,不断深化对国际贸易的理解与应用,为促进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可持续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帮解决几道国际贸易的题呗

凡货、样无法做到完全一致的样品,一般都不适宜采用(D)

A 凭规格买卖

B 平等及买卖

C 平标准买卖

D 凭样品买卖

珠宝首饰等商品具有独特的性质,在确定其品质时(C)

A 最好用样品磋商

B 最好用文字磋商

C 应既用样品又用文字说明

D 只能看货洽谈成交

如果合同中未明确规定用何种方法计算重量和价格,按惯例应以(D)计

A 毛重

B 净重

C 理论重量

D 公量

在国际贸易中,运输标志的样式要和文字一般由(A)

A 买方提供

B 卖方提供

C 运输部门设计并印刷

D 生产经营单位设计并印刷

不能作为明确商品品质的标准,因而对买卖双方都没有岳素丽的样品是(A)

A 参考样

B 对等样

C 买方样

D 卖方样

可以按“良好品均品质”进行买卖的商品是(C)

A 轿车

B 牙膏

C 小麦

D 钨矿砂

我国进出口公司向马来西亚出口服装一批,在洽谈合同条款时,就服装的款式课要求买方提供(A)

A 样品

B 规格

C 商标

D 产地

多选

FOB、CFR、CIF和FCA、CPT、CIP两组术语价格构成都包括(B D E)

A 保险费

B 进货成本

C 运费

D 净利润

E 税费

某公司向国外出口500台电冰箱,合同没有规定卖方交货的数量可溢短装5%,卖方实际交货时多交了20台,买方可就卖方多交的20台电冰箱做出(A)的决定。

A 收取520台

B 拒收520台

C 收取多交货物中的10台

D 拒收多交的20台

E 拒收全部货物

卖方同意以每公吨300美元的价格向买方出售1200公吨的一级大米,合同和信用证金额都为36万美元。但卖方世纪交付货时,大米价格已发生变动。因价格波动一级大米的价格为350美元/公吨,而三级大米的价格为300美元/公吨,则(D)

A 卖方可交三级大米

B 卖方应按合同交货

C 因价格波动卖方可按10%比例少交一些货物

D 无论进货价多少,只要卖方的交货符合合同和信用证的规定卖方就能收到36万美元的贷款

E 卖方可以交一部分三级大米一部分一级大米

判断

在国际货物买卖合同中规定:“中国大豆,水分14%,含油量18%”,有利于明确大豆品质,是正确的。

错误的

在品质机动幅度和品质公差范围内,交货品质如有上下,一般另行计算增减价。

错误

交货数量超出或低于买卖合同约定的具体数量,但符合合同规定数量机动幅度范围的,一般是按合同价格结算多装或少装部分的贷款。

运输包装上的标志应该在货运单据上表示出来

皮重是指包装材料的重量

错误

在出口贸易中,表示品质的方法多种多样,为了明确责任,最好采用既凭样品又凭规格买卖的方法。 对

仅供参考!

国际贸易案例分析题

1、因为是CIF条款,且卖方为货物投保了水渍险,那么货物在海上遭受暴风雨,海水涌入船舱内,致使部分化肥遭到浸泡,以及数日后,又发现部分化肥包装袋破损。这些损失显然是因为海水浸泡所致,且在水渍险承包范围内,所以,因由保险公司承担损失。

2、因为发盘规定B公司的答复必须在5月10日前到达中方,而实际接收的电报于5月11日才到达,而此时又恰缝该种货物国际市场价格暴涨,因此,完全有理由拒绝成交。但是,如果考虑到日后与该客户的合作,可以考虑适当提价,以便双方都有利可图。

3、开证行拒付货款有道理——因为是CIF条款,那么信用证一定有关于提单上显示“运费预付”字样的要求,而受益人提交的提单上没有该字样,那么显然不符合信用证的规定,所以遭开证行拒付。

4、因为合同规定索赔期限为货到目的港后30天,而A公司在货到半年后才提出索赔,显然已经超过了合同规定的索赔期限,所以遭到外商拒绝。

应该从本案例中吸取的教训就是:严格按照合同的约定行事,即应该在合同规定的索赔期限内验收货物,如有不符合合同约定事项,及时索赔。

5、(1)合同不成立——因为A公司先有还盘,后确认的发盘不正确,即“17日法国B公司当日复电:市场坚挺,价格不能减,仲裁条件可接受,速复。”这等于是新的发盘,也就是:“单价为850美元CFR中国上海,500公吨马口铁,履约中如有争议,在中国仲裁”。而A公司却回复“接受你16日发盘,信用证已由中国银行开出,请确认”。因为16日的发盘因为A公司的还盘而作废。所以,按16日发盘的合同不成立。

(2)A公司的失误在于复电错误,即回电应该是:“接受17日复电”即可。这样就以“单价为850美元CFR中国上海,500公吨马口铁,履约中如有争议,在中国仲裁”合同成交。所以,业务人员看到国际市场价格暴涨,沉不住气,乱了方寸,或者是对于发盘的概念理解不透,不知在实际操作中的应用,以致错过了绝好的成交机会。

6、这些装运条款不可接受,因为a)条款限定了具体的装船日期,这个不可能做到;b)条款限定船公司,而是否有指定船公司走天津新港到伦敦的航线,需要经过查询方可知道,所以,该条款接受与否待定;既然是自天津新港指伦敦,那么,c)条款是否矛盾?所以,这些条款不能够接受。

7、合同不成立——因为美方的复电对发盘做了修改,因此构成还盘,而我方对此未予答复确认,所以合同不成立。

8、如果保单的受益人是我方,那么外商的要求合理;如果保单的受益人是外商,那么就不太合理,因为,应该由保单的受益人向保险公司索赔才是正根儿。

9、开证行的拒付没有道理——因为信用证是独立于合同之外的、单独的单据买卖,即开证行是凭受益人提交的符合信用证规定的单据付款,与实际货物无关。所以,开证行的拒付理由不当,即开证行不能够因货物的品质为由拒付货款。